参加对日作战

发布日期:2019-07-30 14:52


参加对日作战

 

解委会负责人黄琪翔先后任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直接参与指挥了“八·一三”凇沪抗战。在他的掩护下,杨逸棠、李卓贤、裘朝慎等一批解委会干部参加了抗战工作。财务委员会书记丘哲在上海配合作战,发动党员和群众成立了“抗日后援队”、“前线慰劳队”,积极支援抗战。不少党员参加了“八·一三”凇沪之役,与日寇浴血奋战,历时3个月,党的干部裘朝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1938年春,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改组军事委员会,成立军委会政治部,陈诚为主任,周恩来、黄琪翔任副主任。解委会的一批干部在政治部中做了大量工作。黄琪翔支持夫人郭秀仪与宋庆龄、宋美龄、史良等一道发起组织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先后建立44个保育院,收容烈士遗孤、在轰炸中失去父母的孤儿、父母上前线无力照顾的孤儿计3万多人。黄琪翔后调任第十一集团军任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黄琪翔出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出征缅甸,协同英军作战。

 

李温平(时任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副总工程师

,滇缅公路中文负责人、兼第一工程队总队长,中)

与美国将军薛德乐(右)1944年在惠通桥头视察

 

季方通过黄琪翔的关系,在武汉组织了抗日政治大队,担任大队长,解委会部分干部参加了政治大队。1938年,季方以战地党政委员会指导员的身份进入华东敌后,联络和争取各地方部队参加抗日。1941年,季方担任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率领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3年敌伪在如皋东至海滨,南迄江边,统统修起竹篱笆,企图进行梳篦式清乡。季方指挥主力部队全部跳出樊篱,在外线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民兵和便衣武装则始终坚持在“清乡”区内与敌周旋,并组织群众几十万人次破击篱笆。“七一”夜,在主力部队掩护和其他分区的支援下,在150公里封锁线上联合行动,烧篱笆,割电线,锯电杆,挖公路。日伪惨淡经营3个月的篱笆封锁毁于一旦,且无法修复。第四军分区军民取得反清乡胜利,中共苏中区党委予以嘉勉。

 

1940年解委会中执委 、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季方(右三)
陈丕显(右一)、钟期光(右二)、管文蔚(右五)等在苏中解放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