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北极遇险始末
有人曾认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圈的中国人是高时浏,时间是1950年夏,也有人说应该是康有为、东方朔,更有甚者说是大禹派出的天神太章,大禹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北极探险第一人……,神话、传说,莫衷一是。1928年7月27日,邓演达在挪威极北尖岛写给季方的信中说:“亚洲人来此者恐以弟为始”,邓先生只是说“恐以”。1928年夏,邓演达的北极之行是没有争议的事实,本文记述了邓先生在北极圈遇险被救的经过,并首次明确其所乘的船为“芒杰”号。至于谁是真正去北极的中国第一人,只好留给那些“专家”们去争论了……
1928年6月20日,挪威极地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的水上飞机在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试图抢救一艘坠落的意大利飞艇时坠毁,阿蒙森不幸身亡。7月12日苏联破冰船“克拉辛”号在北极成功救起“意大利”号的全体成员,使得1916年建造的 “克拉辛”号名声大振。“克拉辛”号代表了新生的红色苏联以及北极所折射出的神秘感,当时有一家经营欧洲旅行的德国邮轮公司推出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游,这个旅游项目名叫“眼见为实”。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Spitsbergen):挪威岛群。位于北冰洋巴伦之海和格陵兰海之间。1596年荷兰极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在寻找从北方通往中国和印度的“东方航线”时抵此,因岛上山势峥嵘而命名,由荷兰语Spits(点)和bergen(山)组成,意为尖峭的山地。1925年归属挪威,与南面的熊岛合称斯瓦尔巴(Svalbard),意为寒冷的海岸。
初到柏林的邓演达“头痛及睡不着的神经衰弱,几个月来重新发作,所以暂时仍在离柏林数百里的地方养病”,1928年初,邓“在德国养病养了一个多月,现在不但未好,还要坏些,真是可恼!未有什么病,就是睡不着,这病得来很久不是一时能治好的。”7月14日,邓演达在给夫人信中谈到,受到夫人的教训正在自责。为了修养身体,邓演达利用暑假机会,于17日由汉堡踏上了德国邮轮公司的“芒杰”号轮船。凑够团员后,这家公司的“芒杰”号油轮载着1500名好奇的乘客和300名船员匆匆启程赶往斯瓦尔巴德群岛。途经挪威海港,历时七昼夜,24日至尖岛,此为欧洲极北部岛屿,(季方:“中国人之到此者恐以邓演达为第一人”)。
“芒杰”号船大14000吨,全程十八天,收费仅为250马克到600马克,合中国当时的120元到300元,比之中国旅行可谓平极。(近年主办的“中国人首次北极点环保探险行”,每人高达40万元)。“芒杰”号的食堂及一切设备,如:图书馆、舞场、饮冰室……等,皆一律公开享用并无等差,这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很难得的事情。时间正值夏季,因此“一入北极圈(北纬67°23′)即半年为昼不复有夜,半夜太阳犹高悬空际正北方。南人到此,真另有天地也!”
命运之神和邓演达乘坐的“芒杰”号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芒杰”号因入港时遇大群浮冰(北极圈内夏季仍多浮冰)碰撞太多,至头部受伤甚重,入水数尺,幸近岸即驶入停泊设法补救,本船人员卒无方法,遂致电俄国碎冰船“克拉辛”号(“此船已救北极探险队人员甚多,声誉满世界,不料我人亦被其救护也”)乞援,此时的“克拉辛”号正在挪威进行修补,补给煤炭和粮食,长时间航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也开始在修整。但是他们在接到“芒杰”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后,依然不顾辛劳地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抢救。
“克拉辛”号7月26日抵达“芒杰”号的出事海域,整日夜修理乘船伤处。邓演达在此度过了三四天的北极圈生活,为趣亦多。该地周围皆冰山,空气凛肃。整天太阳炳耀,不知黑暗为何事。在该地虽没有人烟,但却可见人兽骸骨很多,都是历次探险至此地的牺牲者,最近北极探险队均由此出发,1928年5月25日,意大利飞船探险出事亦在此附近。“芒杰”号满船人客对邓演达都很客气,同行者多教育界职员,女人尤多。在船上,每日无线电讯多关于中国消息。
“克拉辛”号最终将其护送到了附近的挪威港口。照计划,该船是要再北航至北纬80°处为止的,但因船负伤未得完全修复,而且北行浮冰更多,因而只好掉头南返。当时在欧洲纷纷传出该船遇难的消息。此船被俄破冰船“克拉辛”号救出,因此由日常事故而变成政治的事件,因此德国民族党的乘客十二分不满意于船公司。又因乘客百分之八十为教员及机关办事人,百分之二十为商人及学生,因修理时间搁至一星期之久,各人大受损失,故公司不能担负赔偿。乃决定:乘客若在两年内,再作同样旅行,可减价百分之六十,亦可见群众要求之力量也。
邓演达在8月8日北纬63°挪威西海岸船上给季方写过一封信,大约在11日午,回抵汉堡,13日至柏林,随后开始了对德国南部,以至欧、亚各国的考察。10月5日,“卡拉辛”号在完成“意大利”和“芒杰”号救援行动后,顺利返回列宁格勒,为新生的苏联带来巨大的国际声誉,“克拉辛”号破冰船获得苏联最高奖——红色劳动旗帜勋章。(樊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