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传》有感—“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学习笔记

发布日期:2020-04-27 14:42


农工党丽水学院支部 龙峰

  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只要我们党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现象作斗争,就一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马克思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有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德国有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工作”。十七岁的马克思在其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高调宣言自己的终生理想——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工作。马克思认为,只有具有为人类工作的高尚信念的人才是完美的,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铿锵的语句中,洋溢着少年马克思渴望为人类献身的激情。17岁的马克思显然还不可能充分估计到选择这条人生道路上的全部荆棘坎坷,但他以一种义无反顾的气概宣布了自己的决心。

  马克思一家真正拮据的生活,得从他1849年流亡伦敦开始算起。马克思、燕妮、女仆琳蘅,还有四个孩子,一家七口就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起初连床都没有,有的人只能睡在地板上。人员拥挤,小孩又多,卫生环境极其恶劣。当时的马克思真的是穷困到了极点。马克思原来还打算靠发行报纸赚点钱,但这个希望也因为该报的查封而成为泡影。马克思一家债台高筑,欠房东的租金,欠店铺老板的肉钱、油钱、面包钱,有时还欠医生的诊疗费。那个阶段马克思的身体状态也是非常糟糕的。肺结核和肝病是马克思的家族遗传病,他后来得过痈这种病,就是身上长的一种恶性的脓疮。由于背部长痈的原因,他一坐下来就会引起肌肉拉伸,会非常疼,需要经常保持站立姿势。这些疾病让马克思痛苦不已。

  马克思用一生始终如一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宣言,放弃安逸多金的政府工作,历尽坎坷,备尝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看似虚无缥缈的思想事业——为人类幸福而工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他放弃。

  马克思说:“没有知识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他在流亡时期,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身体多么病痛,他也从未放弃大量阅读和思考问题。马克思自从流亡伦敦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英博物馆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一般早上9点去大英博物馆看书,晚上7点博物馆关门后才回家。据说,由于马克思看书看的兴奋的时候,会用脚来回搓地面,这样就在座位底下留下了马克思的脚印。

  二、马克思的自我革命

  1835年,高中毕业后的马克思进入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但是,马克思在大学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花钱大手大脚,马克思在大学一年花掉了家里的700塔勒,相当于现在的14万人民币。原来,马克思在大学参加了一个叫“特里尔同乡会”的组织,这个同乡会总组织一些聚会活动,花天酒地,酒后偶尔还会与其他同学打架决斗,曾经还被学校关过24小时的监禁。老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波恩大学的种种表现,于是就安排马克思转学去了柏林大学。之后,马克思的精神面貌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从问题少年变成了一个学术宅男。在柏林大学期间,马克思大量读书,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大量著作,甚至还想建立一个法哲学体系。为此还写了300多页的书稿。

  马克思刚上大学的时候,是康德和费希特的铁杆粉丝,在柏林大学的第一年曾经想自创一个抽象的哲学体系——法哲学体系。后来马克思觉得这两个偶像太务虚了,他们总是像在做数学题目,用一个原理来证明另外一个原理,那么抽象的原理和具体的事实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不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马克思写了首诗来讽刺他们,诗的第一句就是“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 ,就是讽刺他们不切实际、不接地气!不过,讽刺归讽刺,马克思自己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一时郁闷得竟然病倒了。在养病期间,马克思又读了一遍黑格尔的著作,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恰恰可以解释抽象的原理是怎样一步步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这就克服了康德哲学中抽象和具体的对立,马克思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一半。这种思想上的升华带给马克思强烈的精神快感,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自己那种癫狂的状态。

  马克思跟很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理想,但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理想一时难以实现,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时叛逆、发泄,甚至是自我放逐和堕落。但是通过父亲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通过扎实地阅读和思考,最终走上了一条探索真理的正确道路,从此,他开始在追梦的道路上奔跑领航,散发出人生灿烂的光芒。大量阅读和辩证的思考让马克思的青春叛逆闪闪发光。

  三、心得体会

  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其中“批判的武器”就是笔杆子,就是正确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学习马克思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将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一边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一边亲身感受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创造的“中国奇迹”,从昨天到今天,从历史到现实,马克思主义依然焕发着经久不衰的活力与生命力。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在时刻牢记“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同时,不仅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系列重要讲话,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还应该努力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有正视自己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建言献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